万博体育官网2016—2017学年高16级历史15——16周教学设计
(教研活动成果载体)
课题 |
新民主主义革命 |
课时 |
2课时 |
||||
考点、知识点 |
五四运动、中国共产党的诞生、国共第一次合作、北伐战争、南昌起义、秋收起义、土地革命、红军长征、遵义会议、解放战争 |
||||||
学习目标 |
1、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阶段特征并能概述有关五四运动、中国共产党的诞生、国共第一次合作、北伐战争、南昌起义、秋收起义、土地革命、红军长征、遵义会议、解放战争等历史事件中的基本史实。 2、分析并能理解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对中国革命的影响、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。 3、明确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理论、政权建设、军事和经济建设等方面史实,归纳出中共领导民主革命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基本线索和依据。 4、在研习本课提供的较多历史材料(包括图片)的过程中,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,并懂得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原始材料。 5、中国民主革命中呈现出的革命精神,包括五四精神、长征精神、西柏坡精神等的内涵。 |
||||||
重、难点 |
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。 |
||||||
学习环节和内容 |
学生活动建议 |
教师活动建议 |
调整记录 |
||||
环节一:通过教师提问,学生回答的方式,回顾旧知
环节二:关于“五四运动和中共成立” 1、教师设问:为什么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? 2、教师创设情境,引导学生感悟“五四精神” 3、教师设问:根据中共一大的会议内容,分析此时中共存在哪些缺陷?
环节三:关于“国民革命运动” 1、重点分析“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” 2、教师创设情境,引导学生分析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原因 3、教师设问:革命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合作方式、社会基础等各方面有何异同?
环节四:关于“国共十年对峙” 1、明确中共“新的革命道路”的内涵 2、学生阅读教材,梳理中共探索新的革命道路的过程 3、教师设问:中共领导的南昌起义、秋收起义等武装起义存在什么问题? (城市斗争为中心)自然过渡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4、结合教材中《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》,引导学生分析其地理位置的选择有何共性? 5、结合《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》和《敌后抗日根据地示意图》,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异同 6、重点分析“红军长征” 7、教师创设情境,引导学生感悟“长征精神” 8、梳理知识: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
环节五:关于“解放战争的胜利” 1、掌握相关基本史实 2、教师设问: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、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,比较农民阶级、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不同特点? |
1、学生通过回答教师的问题,巩固旧知识
2、学生阅读教材,提取有效信息
3、学生体会民主革命过程中呈现出的革命精神
4、学生综合专题二和专题三的所学知识,梳理民主革命的线索 |
1、教师针对前面的知识提问
2、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
3、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,并加以分析
4、教师创设情境,引导学生体会革命精神 |
1、适当增加学生活动
2、加强教师对学生的学法指导
3、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穿插小故事,调动学生学习兴趣
|
||||